2015年1月9日 星期五

林鄭採取了一個最差的態度




林鄭月娥在政改第二輪諮詢中,表示:「要通過政改方案的機會十分渺茫。-------
,仍然會抱着「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態度,堅持到底。」在政治事件中,「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態度是最差的態度。林鄭的態度是等死的態度。
林大輝質疑政改三人組沒本事,說:「到底妳是否真心想放棄他們,任由政改自生自滅,還是妳想等中央出手幫你們做游說工作?」
這種“等運到”、“等死”的心態正是佔領區後期的心態。佔領區的一般想法是有幾個轉變階段的。在氣勢如虹的頭幾周內其想法是,相信佔領街道可以迫使人大撤回8.31,甚至梁振英下台;因此,其行動領網是遍地開花,越多佔領區越好。稍後一階段則相信失去銅纙灣和旺角,便令金鐘無險可守,這當然是荒謬。在受到壓力而取消金鐘佔領區的村內投票後,整個運動失去主動調節的能力。後佔領區的心態正是林鄭月娥的「(感到)機會十分渺茫。-------,仍然會抱着「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態度,堅持到底。」佔領村民認為,走等於前功盡費,堅持到底最少還有希望,或盡了自己的最後責任。到金鐘清場前夕,佔領區(擬人化)已知道大勢已去。這是為什麼金鐘清場可以在兩小時內完成(抬走坐在地上的百多人是另一回事)
林大輝的說法是合理的,任何政治任務,都是在可行的假設下,設計其行動網領及步驟。現在的球在立法會議員的手上,林鄭月娥的政改三人組無可迴避,必須與泛民在議題上正面交烽。泛民已集體地表明“得不償失”。三人組表示“機不可失”,即是“得大於失”。因此,在政治現實下,無論是泛民亦或三人組,都知道2017年選舉不是真普選;那就是說,未來的是否真普選已是偽問題,是一個過時的問題。未來的爭論是“得”與“失”的較量。在得是否償失的二元問題上,雙方需要在正規的公開辯論中向港人交代。

劉山青
8-1-20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