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5日 星期四

梁振英的四個共同




梁振英在立法會上宣讀《施政報告》時,有人打瞌睡,有人玩手機,好像只有他的夫人全神貫注地聽著。人們對他的表演的普遍評價是,“悶”。這裡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先入為主地認為他假大空;其二是,港人並不關心具體政策。

當他讀到「長遠規劃與民共議」的第102段時,突然抖擻精神,一板一眼地數白欖,「共同認識問題, 共同權衡輕重, 共同突破樽頸,共同解決問題。」明顯地,他希望人們欣賞這四個共同。可惜,香港的官媒水平太低,沒有為此大做文章。現在,讓我們看看國內的官場氣派吧。

習近平四個全面

習近平2014年年底,在江蘇調研時提出,要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大陸官媒

大陸官場充斥著“一個”、“四個”、“五個”之類的假大空口號。官媒的責任就是對此大做文章,向人民解釋這些抽象概念的意義。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50115   05 版)寫了一篇3800字的文章,解釋這28個字的意思。該文題為:「習近平四個全面裡的中國復興邏輯」。文章開章明義表示,「習近平首次提出的“四個全面”,是其治國理政方略的頂層設計,是中國復興偉業的戰略路線圖。“四個全面”構成了一個嚴密的體系,有著很強的學理支持和經驗支撐。理解“四個全面”,是讀懂中國故事,讀懂中國復興的重要視窗。」既然如此重要,作者當然在文章裡引用古今中外的例子以說明之。這裡不述。

徹底改變

101. 發展局和規劃署正更新2007年發表的《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 探討香港在2030 年後的整體空間規劃、土地及基建發展的策略和可行方案,以配合香港的最新需要。
102. 本屆政府決意徹底改變土地長期供不應求的現狀。政府計劃與各界人士, 例如專業團體、環保團體、地區人士、青年學生等, 舉行多方討論會, 共同認識問題, 共同權衡輕重, 共同突破樽頸,共同解決問題。
梁振英所指的是示威組織阻撓政府發展新市鎮,因此他決意徹底改變這局面。但觀乎其建議,即令人摸不著頭腦。政府與這些基層團體對話,如何能“徹底改變土地長期供不應求的現狀”呢?政制三人組不是與學聯公開對話嗎?這能夠“徹底改變”政制發展嗎?各類議題總有反對贊成。西方對政策的生命期有各類理論,一般劃為五個階段;但從來沒有學者認為,“四個共同”可以達到徹底解決政策制訂的困難。這個“四個共同”的奧妙之處還是留待大公文匯等學者解釋吧。

並非無指

《施政報告》102段並非梁振英的大陸高官上身。根據其字義,梁振英、陳茂波在未來,可能披掛上陣,與反對團體正面交鋒。這是一件值得支持的事。在反東北發展集會上,陳茂波只會說官腔,被人指罵、擲水瓶時,不還口,不還手,博同情。高官和特首若能放下身段,敢怒又敢言,以簡單直接的說理,在抗辯中,幫助大眾明白政策的各種利弊,這未嘗不是改變目前政令不通的方法。

劉山青
15-1-20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