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9日 星期一

港大退出學聯




筆者是76年港大畢業生,退出學聯論,時有所聞。40年前的學生組織不能與現今相比。在今天,當新世代帶來曙光之際,港大學生會是否真的退出學聯是一件大事。筆者完全沒有任何內幕消息,也無意影響學生決定,撰文只想重提一件往事和以其文評其理。

1.        「港大學生會退出學聯關注組」

關注組認為,學聯三大弊病為:小圈子選舉、缺乏直接民主,及共識制無效;當中以共識制弊端至大。學生組織的小圈子選舉從來如是,皆因學生一般不關心學生會;因此,這點不成立。民主本是一種社會制度,直接民主在人類歷史上未出現過;因此,第二點不成立。關於第三點,港大學生會、港大評議會、學聯之間有清晰的議會章程規限,否決權制度與聯合國理事會的類似,執行過程不理想,是人的問題。正如一位同學回應:「你哋每年選一次啲高層,唔鐘意現在的人咪下年選過第二班人囉。脱離學聯有咩意義?」因此,第三點也不成立。

2.        各校院以學聯立場為依歸

聲明中提及:「各校須以學聯立場為依歸,其合作機制卻欠缺彈性。-------要維護港大獨立自主,除退出學聯別無他法。」這點值得討論。在我們那個年代、在八九六四時期,學生組織十分活躍,不單學聯會發表聲明,各學生會,甚至屬會都會發表各自聲明,而當中又以港大學生會的聲明尤為被社會重視。筆者在雨傘運動中一直納悶,為何港大學生會及中大學生會等好像沒有角色?港大學生會從來十分獨立;因此,「獨立自主」理據也不成立。

3.        1975

當年學聯被國粹派(相當於現時的藍絲帶)學生控制,港大學生會選出了麥海華。我和麥海華同屬社會派,與國粹派勢成水火。社會派得勢後,也有同學討論退出學聯。原來,每個港大學生都會有一定額收費由大學收取,轉付港大學生會;當中又有一比成轉付學聯。當年學聯從港大收取的遠較其他院校為多,因此,退出學聯等於要學聯收皮。但根據先袓留下的規章制度,其程序十分繁複,因之而,沒有人認真處理。當年,我和麥海華曾經有一個討論。麥海華認為學聯是“毛佬”,應該退出。我表示:雖然我也很討厭學聯,但學聯不竟是個學生組織,基於支持學生搞“組織”,我不同意退出學聯。事過40年,學聯真的從親中組織變成一個爭民主的組織,而且,在香港歷史上起了關鍵性作用。由此看來,群眾組織始終是重要的。

劉山青
29-12-2014

主場與立場




首先,借此機會,熱烈祝賀《立場新聞》的啟動。

1.        緣起

已故曾澍基先生是我輩的學運領袖,廣為我們尊敬。在一次對飲的機會,我俩討論臉書上的發帖。
我:我很少在臉書上討論佔中。
曾:你是否建議我收歛一點?
我:我不能教你如此這般,我只能說我的。臉書上的帖子容易引來誤會,我也對很多東西不滿意,但我不會說出來。我若要說,我會寫下來,那將是全面的,而且會很嚴厲。你不是一個普通學者,你的片言隻語容易被人引用。
曾澍基聽後大悅。同是火紅年代的學運社會派領袖黎則奮先生,我們同是民主派,但對梁振英的態度不同。有一天在金鐘佔領區討論相關議題,我對他說:我是很君子的,我將我的所有意見寫下來,並放上網。

2.        主場新聞

有感於港人對立法會政策較少論述,我的早期文章主要是討論立法會的政策文件的。我認為政治必然具體表現在政策上,不關心政策等於不關心政治。我嘗試找媒體發表,不得要領;那些工作人員連回覆退稿都不願意。我致電劉細良,從此寫了很多沒有人看的東西,我很感謝主場新聞。主場新聞結束那一天,我很失落,心想,弊啦,到那裡投稿呢?

3.        言論自由

「主場與立場」觸發了網上風波,主要環繞著蔡東豪先生;爭論點本質上與陳方安生女士是否忽然民主問題一樣。我與蔡先生無交往,對他的是否忽然不民主沒有興趣;我對不能證實或推斷的東要沒有興趣。但無論如何,新的努力應該值得掌聲。言論自由需要有人願意發表言論才能得到保障。說句粗口是一個態度,不是一個言論,因為當中沒有內容。媒體本身與其他商品無異,是一種服務。政治如是,我們判斷一個人,一件事,是它的社會影響;在很多時,歷史無法評定誰出賣誰,誰欺騙誰?

4.        政治性網站

筆者曾經辦過早期的政治性網站,《民主之聲》、《no-tung.org》和《June4.org》。《民主之聲》是以索羅斯的5萬美元捐款組織的,它是香港的第一份網上媒體,有專職的記者做自己的英語故事。《June4.org》是我與王丹合作的「六四」十周年全球網上簽名而辦的,也有自己的職員。筆者也曾辦過倒董網站,它應該是香港的首個網上惡搞;因為我改寫了一個拍蚊遊戲( flash 程式寫的),董建華成了一隻蚊,遊戲大受歡迎,它的 hit-rate 是當時的民間網站之冠。筆者認為,網絡政治還有很大空間。

5.        2014 聆聽中國e故事”

這是《 人民日報 》( 20141228   11 版)的一篇文章,當中提及:「中國主導的4G移動----目前全球已建4G商用網路42張,此外,還有76張商用網在建--------由中國主導召開的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中國以“一帶一路”準備團結歐亞沿線50多個國家及經濟總量近三成的全世界近六成的人口。當中除了鐵路、公路、海路等網絡外,中國正準備建立一個龐大的全球性互聯網網絡(Back bone),抗衡美國。這一龐大計劃必將影響香港,本土派害怕大陸,希望獨善其身,或返回殖民時期是沒有用的。我們需要認識中國,認識基本法也沒有問題,只有認識,才不怕被出賣,受騙。沒有“認識”便沒有立場,因此,“認識”也應該是《立場新聞》的使命,筆者以此與《立場新聞》仝人共勉之。

劉山青
29-12-2014

2014年12月27日 星期六

被遺忘的一群




在所有的大型戰役後,都有一些士兵被遺留下來;菲律賓群島發現了日本遺兵,大陸有國民黨遺兵;不是戰役的,校車也有忘記落車的稚童。

1.        被遺忘的一群

夏愨道清場後,我每天寫作時,看著窗外的夏愨道車水馬龍,有點魔幻的迷戀。我的一些記者朋友問我,還有人露營的嗎?我的感覺雖然不好。但,有一批為數二、三十人仍然回來,竪立了約五、六十個營。正如所有遺民,他們按不成比例地反映社會各階層和類型。當中一個小女孩和我的朋友N君。N君專程從倫敦回港兩周,堅持留守金鐘 “佔領區”,據說還有一個來自澳洲的少女也如是。我陪了老朋友睡上一晚,下雨,漏水,冷,見證了老兵不死。

2.        活動

晚上,依然有印雨傘的,「遮打皮工場」的搞點藝術服務;也有數十市民在場輪候。漸漸,有些村民佈置些小擺設。

3.        探班

黃之鋒和周永康大概沒有想過探班。一位村民告訴我,岑敖暉曾經經過,她再強調一次,“經過”。金鐘立法會前不全是無名之輩,黃伯繼續留守,甘仔來做禮拜堂,曾建超晚上來探班。
我想到多年前我的一次絕食,一位體面的外國人到政府總部前探班,見我孤身一人,很錯愕,說:Where is Martin Lee?

4.        尚未被遺忘

他們並非完全被社會遺忘,每晚都有警察在附近駐守。N君問我,留守可有意義嗎?我答:絕對冇。

劉山青
28-12-2014

梁崔述職、重新上路




習近平會否利用接見崔世安、梁振英的機會,重新評價一國兩制,是值得注意的課題。翻查《香港政府新聞網》、《 人民日報 》、《 人民日報海外版 》、《環球時報》,筆者有兩個事情想不通。

1.         巨大成就

人民日報 》( 20141227   01 版)報導了兩個述職,當中引述:「習近平表示--------前幾天我到澳門------見證了“一國兩制”實踐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這表示,在習近平的心目中,澳門遠遠比贏香港。大陸的官媒對領導人的講話,一向搬字過紙,十分小心;因為,鴻門深似海,高處不勝寒,在中共,一字之差可以丟腦袋的。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41227   01 版)同是頭版,報導澳門的一段為:「習近平強調,中央對你和第四屆特別行政區政府寄予厚望,澳門社會對你們也抱有期待。希望你們勇於擔當、善於作為,增強主人翁意識和憂患意識,努力提高依法施政、依法治澳能力和水準,展現新一屆政府開拓進取的新氣象,更好推進“一國兩制”在澳門的實踐。」當中完全沒有巨大成就的一段。“巨大”是一個極端的形容詞,出自習近平之口,因此重要。《 人民日報海外版 》不單略過,而且,其偏重點是習近平對澳門的數點希望,好像習近平還嫌崔世安在過去五年做得不足,需要加把勁兒。

2.         兩個規定

8.31人大決定和基本法45條是泛民與中共的爭端,習近平完全明白;但他一直沒有直接對此明言其態度。他在梁振英述職期間首次指出:「當前香港正在依法推進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的工作。中央政府堅定不移支持特別行政區政府依照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的規定推進政制發展。」這段話,雖然不說自明,但仍然十分重要。它在《香港政府新聞網》以旁白的形式出現;《 人民日報 》和《 人民日報海外版 》都有記載這一段;但為何在錄影片段中,香港人聽不到習近平親口說出這段話呢?這令人費解。

3.         三個有利

習近平的「有利於居民的安居樂業、有利於香港社會的繁榮穩定、有利於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梁振英------保持了香港大局穩定」是很重量的說話。香港只是位處於中國的南隅一角,何能擔負中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呢?又怎樣將「國家根本利益」作為爭普選的出發點呢?看來,中央在稍後會有文件明言。

4.         李克強插話

李克強熟識外交,代表中國出席東亞峰會、與16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應該明白接見梁振英是重要官方活動,應該保持外交禮儀;需知插話本身是不禮貌行為;他漫不經心,兩次打斷梁振英的說話,其表現令人奇怪。
李克強在會面中並非說些過場話,他說:「在國際上,你們也是三大中心,有着相當的影響力。」這話可以是正面,也可以是反面;指香港養大了,有毛有翼。當梁振英講解滬港通時,李克強兩次打斷其說話,並作補充──「去年你見我提的第一個事情」、「如期還是實現了」。這是針對性的補充,等於指梁振英說得不清不楚。

5.         結語

筆者估計,中央可能借今次述職,向梁振英作出具體指示。梁振英向習總表示「特區政府-----取得-----階段性的成果--------下去,我們希望能夠得到中央的繼續支持。」梁振英在下一階段可能會採取更主動和大手筆的動作。運動組織員未必能夠以上一個階段的政府反應作為下一個階段的行動策劃指南。

劉山青
27-12-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