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金融創新」或「金融科技」


這兩個名字大致相若,其指網上借貸、網上購物、流動付款、銀行用的區塊鏈技術、支付寶、餘額寶、眾籌等。其科技基礎設施為支付服務、雲端計算、大數據和分布分類帳
大學學生入門檻基本是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 (統稱 STEM)的畢業生。本地本科生在2014/15 學年約有 27,000 名學生正就讀於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 STEM 相關課程,佔本科生總數約34%。不少大學生認為其主要是賣概念,幾個合伙便成的初創企業。其實它涉及高端科技,人工智能,不同於一般的電腦程式。
去年10月,《人民日報》有一篇港人的署名文章,指香港的FinTech發展落後於內地。它具體的例子是大陸的“餘額寶”在短短九個月內,便成為全球第四大貨幣市場基金,緊追已經在市場上數十年的前三名(如領航)。餘額寶是支付寶的餘額增值服務,把錢轉入餘額寶即購買基金,變相投機。
香港是一國際金融中心,受嚴謹規限,與大陸的裙帶關係不能同日而語。其文章所提及現象不能支持其文章結論。真正窒礙香港發生初創科技是這些炒作習氣。
無論如何,香港都要迎頭趕上這股熱潮。

陳德霖

內地亦有引人注目的例子,就是「e租寶」被揭發九成五融資項目是虛假的。公司雖已被查封,但資金去向不明,90萬名投資者投入的逾500億元人民幣很大機會血本無歸。  21/3/2016

曾俊華網誌

不少朋友可能都是從我今年2月的《財政預算案》中第一次聽到Block chain這個名詞。簡單來說,Block chain是一個透過加密數據塊建立而成、安全度和透明度都極高的資料庫。應科院會積極與業界合作,研究Block chain和各種生物識別技術,在銀行業務上的應用潛力。例如銀行可以利用Block chain資料庫,了解客戶背景,以符合KYCKnow Your Customer)的法規要求。銀行也可以辨別客戶過去融資和按揭的真確記錄,減少詐騙和可疑交易。另一方面,透過人工智能和學習技術,可以令移動裝置變得更加「聰明」,能夠更準確辨別客戶身份,令網上服務更安全。  17/7/2016

金融科技促進辦公室

金管局於今年3月成立了金融科技促進辦公室(FFO)FFO會擔當:
(i)  「平台」角色,讓主要持分者交流創新金融科技項目;
(ii)  「橋樑」角色,成為市場人士與金管局內的監管人員之間的聯繫人;以及
(iii)  「推動者」角色,推動業界研究金融科技方案的潛在應用性及風險。

台灣

香港的FFO目前只有一個空殼,連編制都不見。相比之下,台灣的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類似於香港的金管局)於去年已設置了“金融科技辦公室”。其前項金融科技發展工作,包括但不限於數位化金融環境、行動支付、第三方支付、網路融資、網路投資、雲端服務、 群眾募資、 網路保險、物聯網、大數據應用、風險管理及資訊安全等。

香港業界

香港的業界主要關注是“監管門檻太高不利創新”,其實這是錯的,一個國際金融中心不可不跟國際要求。數碼港技術總監鍾偉強博士指,今年的首9個月,亞太區金融科技投資額達34億美元,當中六成投放在支付。他指香港監管比歐美相對寬鬆,在金融創新方面有些先進過倫敦及紐約。

金融督導小組報告

政府在2015 4 月成立了金融科技督導小組,就發展及推動香港成為金融科技中心提供建議。小組於今年2月發表報告。

個別金融科技界別的估計全球市場規模
業務                                2015 年估計市場規模 (億美元)
匯款                                4,400 (可能受金融科技所影響的市場之規模)
機械理財顧問                   190 (2014 ) 預計2020 年達20,000
個人對個人網貸                770
捐獻及獎勵眾籌集資         50
股權眾籌                          30
網絡安全                         750
大數據及分析             270 (2014 ) 預計截至2026 年年均增長17%
區塊鏈 2022 年:預期減少銀行基礎設施成本每年達150-200 億美元。
(筆者按:區塊鏈主要用於銀行,其規模有限,除非香港政府投資,否則,曾俊華的推廣沒有什麼意義。)


新加坡 2015 7 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成立了一個金融科技和創新組 (Fintech and Innovation Group),為支付服務、雲端計算、大數據和分布分類帳,制定政策和策略。
(筆者按:新加坡並非比香港行得很早,但它沒有香港的自由主義迷信。民粹主義在那裡起不了作用。)

以投資額計,私營界別資金在美國是投資金融科技業務的主力,與內地某程度上類似。美國矽谷的企業,在發展階段可以較易獲得種子輪融資和創投基金的資金,加上其源遠流長的創業文化,令該區不斷有金融初創企業冒起。
(筆者按:美國和內地的私人投資有本質不同。美國有成熟的投資文化。香港過於急功近利,著重搞啅頭,窒礙初創企業發展。)

計劃資助:
( ) 數碼港創意微型基金: 10 萬港元;
( ) 數碼港培育計劃:  最高為 53 萬港元;
 ( ) 數碼港加速器支援計劃:最高為 30 萬港元;以及
(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創業培育計劃和網動科技創業培育計劃:以實報實銷的方式,資助展覽、申領牌照 /聯合研發、科技及商業諮詢、數據中心 /託管、市場情報、新產品發布、實驗室服務、一般或知識產權法律事務、會計服務和電子市場推廣工作等。以上兩個計劃的資助總額最高分別為 64.5 萬港元及 30 萬港元。
(筆者按:資助額很小,只及一個人的一年的生活費,筆者認為,沒有父蔭的剛畢業不宜貿易介入,因為風險很大。)


私營機構投放於香港金融科技項目的資金,根據 AngelList 網站資料,在2011 2015 年間, 18 家公司集資共約 1.4 億美元。獲投資的初創公司處於不同發 展階段,當中四家籌集了超過 1,000 萬美元,另外九家則籌集了不足 10 萬港元。
(筆者按:香港便覽表示:截至20154月底,在聯交所掛牌的上市公司資本市值總額達309,952億港元;在2014年全年首次上市集資總額為298億美元。相對之下,私營機構投放於香港金融科技項目的資金很小,可見獲利的機會不大。)

後記

由於這些創新工具對傳統銀行業有「顛覆性」作用,筆者認為,先完善監管和立法最重要。
2014 10 月,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屬下的創新項目辦事處(Project Innovate Office)正式成立, 該辦事處考慮為創新公司和行業提供測試環境(亦即Sandbox) 讓它們在風險可控的環境下試驗創新的金融服務解決方案。
金融科技屬知識型經濟。它必然涉及立法工作,與立法會運作有關。以個人對個人網貸和股權眾籌為例,澳洲、馬來西亞和新西蘭發展出專屬的新制度;新加坡利用現有的法規;美國和英國採用混合的方式:制定新制度規管股權眾籌,以現有的法規規管個人對個人網貸;而英國則設立新的監管框架規管個人對個人網貸,並且修訂既有的法規規管股權眾籌。
金融科技一方面與小市民離開很遠,如銀行的機械理財顧問,但它令銀行大量裁員;另一些又與小市民很近,如八達通卡,甚至何韻詩的眾人集資演唱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