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6日 星期一

年金的福利後計算




梁振英在2017118日宣布研究公共年金計劃的可行性,財政司在二月的財政預算案演詞中表示,“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已就有關建議展開設計和可行性研究。”今年75日,金管局發稿表示推出香港年金計劃。
它給人們的錯覺,以為政府包底,其實這是年金計劃的最關鍵問題,尚未解決。其官方網頁的“ 信貸風險”如下:

“香港年金公司承保此計劃,而你須承受我們的信貸風險。若香港年金公司未能履行保單的財務責任,你或會損失你的已繳保費和在此計劃下的利益。”
雖然“香港年金公司”是“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的全資擁有公司,而“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是外滙基金的“直接持有的主要附屬公司”,但一旦出現問題,金管局如何包底,需要進一步澄清。“香港年金公司”與“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甚至“金管局”之間的備忘錄應該公開。

坊間主要討論內部回報率,討論早死還是遲死著數,這是完全失焦,反映“香港人特徵”。世上的公共終身年金只有星加坡和香港。但有保證回報的,只有香港一個。英國是最早有年金產品的巿場,但十多年前,不少倒閉。2001年左右,香港巿場開始有年金產品,但由於巿場反應太差而輸錢結業。香港人喜歡買股票,不喜歡年金。可以假設,沒有羅致光,香港政府不會推出公共終身年金計劃;而公共終身年金計劃是八萬五新版,它會隨著林鄭政府或羅致光下台而不再推出新的一輪。其理由是,政府沒有注資,公共終身年金計劃是一個保險產品,它受到精算限制,放寬條款則派息收窄,反之亦然。羅致光在2014年提交給周永新教授的「香港退休保障的未來發展」報告的年金計劃是考慮通脹和分紅的,與現時的不同,因此,他走了數。“在回報率方面,羅博士建議應與通脹掛鈎,並保證年金以1%實質回報計算。”“ 若投資回報高於保證回報,餘額的一半以分紅形式給付參加者,另一半撥入基金,作為穩定長遠發展之用。”

「香港退休保障的未來發展」


周永新並不欣賞羅致光的建議。他在其報告書中寫下:“年金計劃---------欠缺足夠數據分析。”因此,與其他六個方案不同,周永新不對年金計劃進行精算。

淨替代率大約為反映退休後每月收入是否能維持生活水準之比例。從「香港退休保障的未來發展」報告的圖表看,羅致光的年金計劃與現有制度沒有多大分別(除低收入女性),意即“多餘”。
雖然羅致光不認同這份報告,認為它“事實與分析方法上錯誤,概念混亂。”並認為,羅致光方案只是強積金的年金化部份。而其他全民方案則是全民+強積金的年金化。他的方案+現有制度,的替代率平均近八成。可是,這解說有明顯謬誤,如羅致光所言,它不是福利產品,不可能算出社會意義的一般替代率。


長者生活津貼


政府在201341日開始,在公共福利金計劃下推出長者生活津貼,根據2018年資料,在超過47萬名領取現行長者生活津貼的受惠人中,粗略估計約8成符合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的申領資格,其每年支出約為160億港元。

201861日起,年滿65歲的香港單身居民,資產低於34.4萬,月入少於7,820元的可申請普通長者津貼的每月2565元;資產低於14.6萬,月入少於7,820元的可申請普通長者津貼的每月3485元。

資產計算

年金計劃包括由香港年金公司推出的「香港年金計劃」及市場上的其他年金計劃。從年金計劃所得的固定年金(通常以每月形式發放)會納入每月入息計算。但一筆過投保保費金額則獲豁免計算資產。如申請人或其配偶退出年金計劃,獲發還的退保金額(如有)須納入資產計算。

什麼人買年金有著數?

單從金融產品計算,公共年金計劃要與市面上的私營年金計劃競爭,其吸引人不大,但對一類人除外,那就是銀髮走資派。“香港不少老人家好多有錢大部份都放大陸,有樓有股票,得閒返去玩下,回港就申請長者生活津貼。”
現計的香港男性平均年齡為81歲,女性87歲,但加上逆向選擇(adverse selection),即較健康群較傾向參加年金計劃,可將男性的設為84歲,女的設為90歲。下列計算以公共福利金和通脹平均每年3%增幅計。
因而,只有一類人買年金有著數,那就是資產在150萬至40萬之間的低儲蓄人士。

第一個案

以現資產為一百三十萬的男性為例,他在70歲以後不經資產審查,可領的生果金,現為1325元。他若不參與計劃,他到79歲才可能領普通長者生活津貼,81歲才能領高額長者生活津貼。
但他若將資產轉移入年金,則從66歲起領取普通長者生活津貼,68歲後領高額長者生活津貼。這位男參加者可多領政府福利51萬。到84歲,以 Excel 計算其內部回報率,福利前的只有3%,福利後的為7.5%
若同樣地以女性計,她若不參加計劃,在7079歲只能領取生果金,到80歲才能領取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到84歲領取高額長者生活津貼;若參與計劃則在66-67歲可領普通長者生活津貼,之後領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其福利差額為57萬。福利前的內部回報率為3.9%,福利後為7.9%

第二個案

若他現時的總資產為60萬,他若不參加計劃,只能在70歲領生果生,在7377歲領取普通生活津貼,到78歲才能領取高額長者生活津貼,與參加者看齊。而購買50萬年金的參加者則從第一年已能領取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參加者多領的福利為35萬。福利前的內部回報率為3%,福利後為10.6%
若同樣地以女性計,她若不參加計劃,在7479歲領取普通生活津貼,到80歲才能領取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其福利差額為40萬。福利前的內部回報率為3.9%,福利後為11%

討論

應該特別注意,這福利差額誘因同樣適用於私營的年金計劃,年金對那些不會投資的和明白到越老越胡塗,越不會理財的人可能較合適。若願意買這些不會生蛋的雞,可能幫親政府的會越好。
雖然公共年金計劃會給長者生活津貼帶來壓力,但由於年金已封頂為200, 因而不需要知道全港這類個案人數, 筆者估計約4分之一的總個案人數為此而參加年金, 預計政府每年因而每年增加2億元開支, 佔長者生活津貼的約160億元的1%,尚可控制。但不斷滾大則可能有問題。
我們也不用為政府擔心,香港好快就與大灣區融為一體,這個政府無得救的。筆者估計,它是85新版,林鄭之後就會收檔。它可能徘徊在數百億之間,金管局應該不太計較的。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