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媒體中,《環球時報》十分關注緬甸的發展,之前曾派戰地記者到雲南採訪緬北的果敢地區的小數民族與緬甸軍政府的戰事。今次,它和《中國緬甸友好協會》共同舉辦
“中國網絡名人海上絲路行──緬甸站”活動。12名在中國互聯網上頗有影響力的網絡名人﹐如“童話大王”鄭淵潔﹑知名書畫僧延參法師和香港衛視採訪總監秦楓等從4月8日開始在8天時間裡赴緬交流﹐並通過網絡平臺與網友分享在緬的所見所聞。
一路一帶
根據國務院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緬甸是“21世紀海上絲綢經濟之路”、 中印緬孟經濟走廊的重要一站,因而中緬關係十分重要。
「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
中巴、孟中印緬兩個經濟走廊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關聯緊密」。
緬甸總統顧問:別因果敢事件忽略緬中友誼之海
代表團成員訪問了緬甸總統顧問吳盛溫昂。《環球時報》為「中國網絡名人緬甸行」做了一個報導。訪問觸及了中緬之間的一些問題。
「 環球時報:中國企業投資建設的密松水電站被緬甸單方面擱置,這給中企帶來很大損失,您認為這個項目有沒有恢復的可能?
吳盛溫昂:總統吳登盛宣佈在其任期內暫停密松水電站的建設。我們正按照現有法律及投資法規,考慮賠償事宜。
環球時報:有中國線民認為,當西方國家制裁緬甸時,緬甸對中國很友好,一旦解禁,中國企業投資的很多項目就開始遇阻,比如,中國企業投資的萊比塘銅礦項目在當地也經常遇到阻力。您怎麼看這些擔心?
吳盛溫昂:緬甸政府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減少對中國的信任。緬甸沒有理由放棄近鄰。一些攻擊中企的聲音主要來自西方媒體,緬甸國內媒體也有跟風者。實際上,大部分緬甸民眾對中國很友好。萊比塘銅礦原來由一家加拿大企業開採,當時輿論沒有任何質疑。當中國公司接手後,西方媒體掀起反對之聲。攻擊只是一時的,長遠來看,這些言論一定站不住腳。緬中友協協助企業在萊比塘銅礦附近重修了一座寺院。寺院的法師在當地德高望重,我相信寺院建成後,以法師為中心的當地民眾一定會和銅礦項目和諧相處。 」
密松水電站
據BBC報導,儘管中國電力集團公司邀請中緬專家對工程進行評估,但評估報告未公之於眾。報告最初建議修建兩個較小規模的大壩,但這一建議被忽視。根據計劃,密松大壩建成後將形成一個面積大約766平方公里的水庫,這比新加坡的面積還有大。有報道說,大壩修成後,多達90%的電力將被輸往中國,這刺激了緬甸民眾的敏感神經,認為中國是在掠奪緬甸資源。當地的緬甸少數民族武裝強烈反對這一建設項目。緬甸總統吳登盛在2011年9月30日,下令暫停中緬合建的密松大壩工程。事隔24小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周六(10月1日)敦促緬甸進行商討,保障中國企業權益。該項目預算高達36億美元,兩家中國企業損失慘重。
萊比塘銅礦項目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下屬的萬寶礦産有限公司在緬甸北部投資10億美元的萊比塘銅礦項目,在經歷停工、復工、再停工的一番折騰後,最終也沒有逃脫密送水電的命運——于2012年底全面中斷。
中緬油氣管道
美國《紐約時報》在2013年7月11日載文《中緬油氣管道,中國昂貴的一課?》中石油這一項目總投資或高達50億美元。項目上馬時的設想是,油氣全部供應中國,緬甸僅取得過境費。不過由於緬甸當地居民和非政府組織的反對,完工或接近完工的管道項目並未順利開始向中國輸送油氣。為此,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與緬甸總統吳登盛舉行會談,為中石油集團陷入困境的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出面協調。
後記
中國在“一路一帶”的發展下,將需要與眾多國家交往。它應該從緬甸問題中汲取經驗。中國國企在緬甸最大的敗筆,當屬其依賴「上層路線」的運營思路,以為有軍政府支持就可以搞定一切。它忽視「基層路線」,對於當地的風土人情、習俗禁忌缺少足夠的了解。
這些心態在香港的政改同出一轍,中共以此對外已證明徹底失敗。它堅持以此對內,看來也要面對沉重教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