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近三成土壤重金屬超標
真正情況尚未摸清
分享到
廣東因首次披露了省內局地土壤污染資料而受到社會普遍的關注,但這些資料顯示的污染程度卻令人感到震驚——珠三角地區28%的土壤重金屬超標。
7月10日,廣東省農業廳、國土廳向該省的全國人大代表彙報土壤污染情況時披露了上述數位,廣東也因此成為中國第一個公開該資料的省份。
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陳能場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廣東率先披露以上資料,儘管內容非常有限,但值得贊許。不過這種污染調查需要做進一步的評估。
真正情況尚未摸清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要求,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於10日~12日組織該省選出的全國人大代表組成4個專題調研組,分別就民生保障均等化、中小微企業發展、土壤污染治理、海洋經濟發展等開展專題調研。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古今來律師事務所主任吳青參與的土壤污染治理調研組於10日下午赴廣東韶關實地調研土壤污染防治情況。“我們一共調研了兩天。”吳青說。
廣東省農業廳披露,珠三角地區28%土壤重金屬超標,汞超標最高,佛山南海、江門新會、廣州白雲比較重,大概超標過50%。農業廳從2002年開始調查,土壤重金屬超標中汞超標程度最重,其次就是鎘和砷。
而廣東省國土廳在彙報時則透露,國土部與廣東省政府歷時6年的《廣東省珠江三角洲經濟區農業地質與生態地球化學調查專案》顯示,珠三角三級和劣三級土壤占到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總面積的22.8%,重金屬元素異常主要分佈于廣州、佛山及其周邊經濟較為發達地區。
依據1995年頒發的《土壤環境品質標準》,從事農業生產的土壤要求達到二級及以上標準,三級標準土壤雖也可以從事農業生產,但已超過“維護人體健康的土壤限制值”。該標準並未設置劣三類土壤的等級。
中國土壤共分為Ⅰ、Ⅱ、Ⅲ類,其環境品質分別執行一、二、三級標準。第Ⅲ類土壤的功能是——“主要適用於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礦產附近等地的農田土壤(蔬菜地除外)。”
廣東省環保廳總工程師陳銑成在彙報時承認,到目前為止,還沒真正摸清廣東全省土壤環境品質狀況,包括土壤污染面積、種類和水準,重點區域及污染隱患的危害程度等情況,他們都掌握不夠。他解釋說,由於省內長期以來對土壤環境不重視,相關工作起步晚,資金投入嚴重不足。
中國第一次對土壤污染進行普查始於2006年,這一年,環保部和國土部聯手做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該調查於2010年底已“組織完成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總報告和專題報告”,但其結果至今“守口如瓶”。
不過,環保部在2006年公佈的不完全調查數據稱,中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萬畝,固體廢棄物堆存占地和毀田200萬畝,合計1.85億畝,占中國18億畝耕地10%左右。
調查顯示,華南地區部分城市有50%的耕地遭受鎘、砷、汞等有毒重金屬和石油類有機物污染;長江三角洲地區有的城市連片的農田受多種重金屬污染,致使10%的土壤基本喪失生產力。
環保部稱,因重金屬造成的水源和土壤污染已對中國的生態環境、食品安全、百姓身體健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構成嚴重威脅。
重金屬污染頻發
新華社最近援引中國水稻研究所與農業部稻米及製品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10年發佈的《我國稻米品質安全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說,中國1/5耕地受重金屬污染,其中鎘污染的耕地涉及11個省25個地區。
報導指出,全國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專案也已發現局部地區土壤污染嚴重,如長江中下游某些區域普遍存在鎘、汞、鉛、砷等異常。
過去幾年,鎘污染事件在中國此起彼伏。2012年廣西龍江河段檢測出重金屬鎘含量超標事件;2009年的湖南省瀏陽市發生鎘污染事件;2006年,湘江湖南株洲段發生鎘污染事故;2005年,廣東北江韶關段發生鎘嚴重超標事件,等等。
而至於其他重金屬污染事件,比如“血鉛超標”事件,就已涉及陝西、安徽、河南、湖南、福建、廣東、四川、江蘇、山東等省。
來自環保部的資料顯示,2009年重金屬污染事件致使4035人血鉛超標、182人鎘超標,引發32起群體性事件。
2012年中旬,由廣東連州火電廠污染引發的血鉛中毒事件後,本報在當地調查時,僅需12個小時便收集到了196份不乏省級醫院在內的各種體檢報告原單,在這些對1歲~15歲的孩子的血液檢驗報告中,鉛含量全部超標100微克/升。
根據國家衛生部公佈的血鉛診斷標準,一旦血液中鉛元素含量等於或大於100微克/升,便可劃定為鉛中毒,100微克/升之內,則是正常的血鉛水準。
在上述196份體檢報告原單中,本報統計發現,超過450微克/升的重度血鉛中毒,共有95名患者,而這僅僅是該市星子鎮福星街一條街的統計。星子鎮鎮區面積1.5平方公里,共有1個社區居委會、20個村委會、211個村民小組,據此推測,血鉛中毒的數量驚人。
2011年2月,國家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在出席有關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會議時坦承,從2009年到2011年初,中國已經有30多起重特大重金屬污染事件,嚴重影響群眾健康。
中國工業化的不斷加速,使得涉及重金屬排放的行業也“與時俱進”,監管失控使得部分污染企業的違法開採、超標排汙等一系列問題不斷加重,反復出現。
網格布點粗糙
“按照他們的調查方法,得到的結果和表述的方法也只能是這樣的。”陳能場向本報表示,廣東此次披露的資料,其調查方式採取了網格布點,但布點相對粗糙,資料不全,不夠精准。
他認為,由於經費、能力和計畫等原因,影響了這些部門去做更大範圍和更精准的調查。
陳能場“對政府披露的資料表示尊重”。他對本報表示,廣東的重金屬污染程度,尤其以韶關最為嚴重。
2008年,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科研團隊分別在廣州6個區各選擇兩個農貿市場採集蔬菜樣本,分析樣本中鎘、鉛的含量情況,結果發現,葉菜類蔬菜的污染情況十分嚴重,除1種為輕度污染外,其餘5種均達到重度污染水準。
華南理工大學環境與能源學院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研究生對本報表示,在校期間,他們曾嘗試對珠三角地區的土壤做調查分析,但因“污染太嚴重”而放棄。
重金屬污染對生態帶來的影響是致命的。有報導稱,2007年,南京農業大學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所教授潘根興和他的研究團隊,在全國六個地區(華東、東北、華中、西南、華南和華北)縣級以上市場隨機採購大米樣品91個,結果表明,10%左右的市售大米鎘超標。
環保部2006~2010年組織開展的土壤污染調查結果表明,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發達地區,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局部或區域性土壤環境品質下降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業內專家指出,隨著產業轉移,原本重金屬污染只是零星分佈的西北地方也開始面臨威脅。
應加快立法
已經公開的研究報告顯示,重金屬在人體內能和蛋白質及各種酶發生強烈的相互作用,使它們失去活性,也能在人體的某些器官中富集,如果超過人體所能耐受的限度,會造成人體急性中毒、亞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對人體會造成很大的危害。
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科主任醫師郝鳳桐告訴本報,鉛是一種多系統、多親和性毒物,主要損害神經系統、造血系統、血管和消化系統,對兒童心理、智力和行為發育損傷具有不可逆性。
鎘的毒性則更大。郝鳳桐說,如果鎘在體內達到較高水準,就會影響到人的腎小管。如果腎小管功能發生問題,人體吸收的很多營養成分也隨著原尿排出體外,比如鈣、磷都有可能丟失。這將導致人體的骨質疏鬆,人可能引發病理性骨折、骨質軟化甚至佝僂病。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朱永官此前向本報表示,砷的毒性則更強。與朱永官一起合作研究的英國亞伯丁大學的環境化學家斯蒂夫·麥克格拉斯擔心,越來越多的含砷量高的邊際土地(無利潤可得的土地)被用作水稻的種植。
根據《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要求,到2015年,重點區域鉛、汞、鉻、鎘和類金屬砷等重金屬污染物的排放,比2007年削減15%。到2015年,重點區域、重點重金屬污染排放量比2007年減少15%,非重點區域的重點重金屬污染排放量不超過2007年的水準。
吳青曾獲邀參加了環保部召開的關於環境保護立法的座談會,在這次座談會上,她提了兩點建議:加快立法進程和完善法規草案,儘快向全國人大提交審議。
吳青說,現行的有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規,包括侵權責任法、刑法、環境保護法、農業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對分散,不成體系,各法律之間缺乏協調性,操作性不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