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聯自1958年成立,港大是其主力。在各大社會運動中,學聯是較為活潑的學生聯會。昨天,港大公投退出學聯,改變了58年的學運歷史。
基本數據
根據學聯會章規定,學聯經費主要是由會員學生會入會費及會員所屬學生會人數計算,單位會員學生會每年五十元,而成員學生每人每年四元五角,以最高峰時有會員成員十二間院校及四萬名大專學生計算,所收會費約為港幣二十萬元,每月經費不足二萬元。
港大投票結果是2522票贊成、2278票反對、1293票白票;分別為47%、37%、21%;總投票率為39%。根據港大2013 / 14年度學生人數總覽,港大本科生為14,721,港大的比重佔學聯總體的37%。
各方反應
對學聯的歷任會長來說,對今次事件總的反應是錯愕和震驚,因為,港大退出學聯的說法歷來存在,從未發生。
【環球時報】以「港大經過“公投”宣佈退出學聯
其他院校也在醞釀」為題作報導,但其行文相對平和。文章指,「爭議源自去年違法“佔領運動”期間,港大有學生批評學聯決策失誤、學聯代表選舉制度模糊、扼殺院校自主權———
有人認為香港學聯是“小圈子”團體,一般學生瞭解不多,卻還要交會費。也有人批評,支持港大退出學聯的學生有“紅色背景”,是要分裂反對派。」
分析
從投票數字看,白票佔21%是重要指標。2012立法會選舉分區廢票約為1至2%;區議會(二)的廢票率為4.8%。香港文化並不習慣白票。21%表明,這次公投經充份討論,港大本科生十分關注此事。以港大公投計,39%是一個高的投票率。今次是一有代表性的公投。
今次的爭論點是:1. 學聯決策失誤;2. 學聯選舉制度模糊;3.院校自主。但爭論點2和3屬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何以現在才受重視。因此,唯一推論是,港大同學不滿學聯在雨傘運動的策略。
有一個懶人包說法,將事情賴在大陸生身上。但大陸本科生在港大只有1,884人,佔13%,況且,並非每一個大陸生都受共產黨洗腦。就算減去數個百分點,它也不能改變約4成多港大生不滿的事實。
另一個說法是本土派的冒起。學聯幹事來自各院校,對本土論無既定政治立場。它發起的大罷課,主要是爭取真普選和抗命兩個議題。事實上,本土論、港獨、反水貨客是後來附加上來的,並非運動主體。因此,這不是學聯致死的原因。
好戲還在後頭
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在1月21日在京出席中國僑聯第九屆二次全委會議時,據報曾說,中央認為香港的反「佔中」鬥爭還沒有完,「好戲還在後頭」。
一個重要的運動組織在運動的第一個階段後,便為其主要支持力量離棄。在歷史上很少發生。
邱吉爾在戰後大選中被拋棄時,引用古希臘作家普魯塔克的話說:「對他們的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誌。」港大同學的今次表態是否一個偉大的標誌呢?看來不像。因為,離開學聯,不等於港大自主的強大。
但中共可以說,瞧!你們說要辭職公投。這裡就有一個真正的公投。你們要民主,我們可以民主的方式打敗你,而且是來自新世代的。
2015年2月15日 下午3: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