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民陣的遊行,每年一次。它起源是2003年的50萬港人大遊行。當年發起者的原意是爭取普選,但實際上演變為倒董大遊行。這是雨傘運動之前的規模最大的民間抗爭事件。它的最大特色是,遊行過後,參加者完全沒有堅持下去的意思,好像昨天的事從未發生過一樣。
雨傘運動有多個特色,其中一個特色是,雨傘運動的79天從未嘗試組織群眾性遊行。當中的一些遊行,就算有學聯核心成員參加,也見不得成功。
當然,我們可以擔心,全部佔領者外出遊行,會否被警察乘虛而入等等。但從79天以來,從沒有主要參與者討論此事,已反映出,遊行不是考慮之列。當時的雨傘運動的主體認知是:佔領,包團,衝擊三種基本形式。當中,如癱瘓政府總部前有大型集結,但其基本形式不是集會。
可以這樣歸納,新世代(至少在這一階段)摒棄了集會和遊行這兩種傳統形式。早在雨傘運動之前,每年71都有一種想法─“綿羊遊行一千篇,仍然是綿羊”。因之,每年71,都有參與者嘗試衝擊、留下,但效果不彰。
查理周刊大遊行
遊行是否無效呢?看看法國的查理周刊大遊行吧?44國元首帶領150萬人參加的巴黎大遊行,演變成外交事件,奧巴馬被質疑為何不出席?這樣的遊行不能被看成無效。
新舊準則
若以新舊作為一衡量準則,雨傘運動中的兩大圖騰,黃絲帶和雨傘,不見得凸顯港人創意。黃絲帶起源於一個故事,其主要思想是寬恕,與運動的不妥協精神的聯繫不大;雨傘革命的由來,是因為9.28後,運動無以為名,一本外文雜誌為它而起的名。因之,兩者都是順手拈來的外來物,完全符合香港人的習性。再論運動的核心訴求,我要真普選,與主流參加者的
“我不要”,有策略性的矛盾。
理論構建
昨天周未,我和幾位朋友探討雨傘運動的理論構建。會上的分析和訴說,明顯屬兩個不同角度。主張理論構建的朋友認為,無論未來發展如何,新的構建可以幫助未來運動認識自己的需要,從而更正面和樂觀理解方向。由於民主必然向前發展,一個成功的構建可以對2017年有好處。筆者的主要意見為:未來數月的發展,將為香港民主運動設下分水嶺。這條歧路是不能回頭的,不同的路對2017有不同的影響。因之,一個構建不能同時涵概兩者,主要的原因是,它不單止有香港內容,還有中國內容。無論發展為何,民主派市民的民意會與現在的截然不同。
皇帝的新衣
一位參加討論的朋友是加拿大新移民,她分享其首次參與加國大選的感受。她表示,作為一市民,她原來對政治沒有興趣,手中的一票使她關心了電視上的政客的說話,關心那些參選者的個人。這對她來說,是一種新和興奮的感覺。筆者認為政治不是抽象,重要的是結果。
劉山青
1-2-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