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1日 星期六

綿羊遊行一千篇,是否仍然是綿羊?




今天是民陣的遊行,每年一次。它起源是2003年的50萬港人大遊行。當年發起者的原意是爭取普選,但實際上演變為倒董大遊行。這是雨傘運動之前的規模最大的民間抗爭事件。它的最大特色是,遊行過後,參加者完全沒有堅持下去的意思,好像昨天的事從未發生過一樣。
雨傘運動有多個特色,其中一個特色是,雨傘運動的79天從未嘗試組織群眾性遊行。當中的一些遊行,就算有學聯核心成員參加,也見不得成功。
當然,我們可以擔心,全部佔領者外出遊行,會否被警察乘虛而入等等。但從79天以來,從沒有主要參與者討論此事,已反映出,遊行不是考慮之列。當時的雨傘運動的主體認知是:佔領,包團,衝擊三種基本形式。當中,如癱瘓政府總部前有大型集結,但其基本形式不是集會。
可以這樣歸納,新世代(至少在這一階段)摒棄了集會和遊行這兩種傳統形式。早在雨傘運動之前,每年71都有一種想法─“綿羊遊行一千篇,仍然是綿羊”。因之,每年71,都有參與者嘗試衝擊、留下,但效果不彰。

查理周刊大遊行

遊行是否無效呢?看看法國的查理周刊大遊行吧?44國元首帶領150萬人參加的巴黎大遊行,演變成外交事件,奧巴馬被質疑為何不出席?這樣的遊行不能被看成無效。

新舊準則

若以新舊作為一衡量準則,雨傘運動中的兩大圖騰,黃絲帶和雨傘,不見得凸顯港人創意。黃絲帶起源於一個故事,其主要思想是寬恕,與運動的不妥協精神的聯繫不大;雨傘革命的由來,是因為9.28後,運動無以為名,一本外文雜誌為它而起的名。因之,兩者都是順手拈來的外來物,完全符合香港人的習性。再論運動的核心訴求,我要真普選,與主流參加者的 “我不要”,有策略性的矛盾。

理論構建

昨天周未,我和幾位朋友探討雨傘運動的理論構建。會上的分析和訴說,明顯屬兩個不同角度。主張理論構建的朋友認為,無論未來發展如何,新的構建可以幫助未來運動認識自己的需要,從而更正面和樂觀理解方向。由於民主必然向前發展,一個成功的構建可以對2017年有好處。筆者的主要意見為:未來數月的發展,將為香港民主運動設下分水嶺。這條歧路是不能回頭的,不同的路對2017有不同的影響。因之,一個構建不能同時涵概兩者,主要的原因是,它不單止有香港內容,還有中國內容。無論發展為何,民主派市民的民意會與現在的截然不同。

皇帝的新衣

一位參加討論的朋友是加拿大新移民,她分享其首次參與加國大選的感受。她表示,作為一市民,她原來對政治沒有興趣,手中的一票使她關心了電視上的政客的說話,關心那些參選者的個人。這對她來說,是一種新和興奮的感覺。筆者認為政治不是抽象,重要的是結果。

劉山青
1-2-2015

白皮書是可以改的




習近平在922日接見由董建華帶隊,包括城中超級富豪的香港工商專業界訪京團时表示,國務院在6月發表的「一國兩制」白皮書,以及831日人大常委會決定,與《基本法》規定,及人大之前的解釋和決定「是一道的」。
京官隨後也表示,白皮書是8.31的前奏。他們也表示,這是嚴肅的,意即無得改。但,這未必。

工商總局

國務院直屬機構的“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正部級)”,在128日上午於工商總局官網發布《關於對阿裡巴巴集團進行行政指導工作情況的白皮書》指出阿裡系平台存在主體准入把關不嚴、商品信息審查不力、銷售行為管理混亂、信用評價存缺陷、內部工作人員管控不嚴等5大問題。
該白皮書在當天傍晚從其官方網站悄然撤下,在次日中午刪除。工商總局發言人在30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此前工商總局網監司發布的“白皮書”, “其實質是座談會的會議記錄,並不是白皮書,該記錄不具有法律效力。”

事源

事件源於工商總局在123日發布的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其“淘寶正品率不足4成”的結果,引發淘寶不服。從127日到29日,雙方針鋒相對,先后以官微挂公開信、官網發白皮書、投訴網監司司長劉紅亮、聲明組織“打假特戰營”等方式互相“駁斥”。
此舉使得阿里巴巴連同中國概念股集體下跌,接連兩天時間裡,中概股蒸發600億美元,其中阿里巴巴跌去330億美元市值。
國際投資者質疑阿里巴巴在IPO之前隱瞞了自己遭遇政府調查的資訊。130日,四家律師事務所宣佈代表阿里巴巴股東權益就阿里可能對投資者提供不實商業資訊等問題展開調查。
國家工商總局發言人此番回應意味著阿里巴巴並未向投資者隱瞞資訊,因此,美四家律所提起的訴訟將失去証據支撐。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排名中國第一的私營公司,於去年通過全球最大宗首次公開募股(IPO)交易籌資250億美元、估值超過2,300億美元。其上市後首份季度業績,截至九月底第二季,集團錄得純利按年倒退38.6%,至4.94億美元(30.3億元人民幣),每股盈利0.2美元。

後語

中國是全球最大假貨生產中心,阿里巴巴把它國際化,因而規模十分大,也帶來龐大利潤。事實上,人們之所以到淘寶購物,並非不擔心那是假貨。再說在《一千零一夜》裏,阿里巴巴原是一個樵夫,是靠賊贓發財的,所以馬雲並沒有隱瞞事實。
今次事件起因是美國這個外部勢力的美國貿易代表處公布2013年惡名市場名單,把中國列為最大假貨實體,指責淘寶賣假嘢。其結束也是因為這外部勢力要告中國的第一大私營公司,要它回水。這關乎很多富二代利益,因此是國家利益,所以國務院直屬的工商總局,狗急跳墻,將一般來說,作為一國政府或議會正式發表的以白色封面裝幀的重要文件或報告書別稱的白皮書,立即改名和在網上刪除。
因之,梁振英在佔中期間指有外部勢力介入,用心良苦,只是泛民雙學愚昧,「意識形態單一僵固」,沒有好好利用,要求國務院將《“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確定為“其實質是座談會的會議記錄,並不是白皮書,該記錄不具有法律效力。”
中共與封建皇朝有些共通,都相信慈禧太后的名言:寧贈友邦,莫給家奴。

劉山青
31-1-2015

中國的新聞自由




立法會剛辯論新聞自由,有建制派議員表示,《蘋果日報》充斥假消息,香港不是新聞不自由,而是過份自由。

媒體記者的正當批評不可能被禁

《環球時報》在2014-06-19有一篇以上為題的文章。文章指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18日下發通報,要求各新聞單位對記者站、網站、經營部門、採編部門進行集中檢查清理。通報禁止記者站跨行業、跨領域採訪報導,禁止新聞記者和記者站未經本單位同意私自開展批評報導。
  這一通報立刻引來強烈反響。這些反響大體圍繞了兩大問題,一是時下層出不窮的媒體記者敲詐勒索等謀私行為,二是記者的輿論監督權問題。對後一個問題,互聯網上的議論尤其多。由於新華社昨天的報導非常籠統,官方的進一步解釋看來對引導圈內共識,弄清具體規定頗有必要。」
文章主要針對 “禁止新聞記者和記者站未經本單位同意私自開展批評報導”這句話。

中國記協查處3起虛假失實報導

人民日報 》( 20150130   04 版)刊登了一篇以上為題的報導。文章指出,根據社會舉報,中國記協近日查處了3起虛假、失實報導,現予通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正進行立案查處。。

中國經營報

  2014929日,中國經營報刊發題為《發改委海南國際旅遊島評估報告未通過專家評審》的報導,稱國家發改委針對海南省國際旅遊島的評估報告未能按程式通過專家評審。經查,國家發改委未就此組織過專家評審,因而報導失實。

南方週末

  20135月和20142月,南方週末先後刊發記者柴會群采寫的《“瘋子”醫生:你砸醫院招牌 醫院砸你飯碗》《“創收”院長》《公立醫院創收潛規則》3篇報導,指責綿陽市人民醫院“為正常人安裝心臟起搏器”、“高價購買老款醫療設備”、“公推直選科主任從未有過先例”、“四維彩超機每天收入近萬元”、“2007年超聲科收入比2006年增長45%”。中國記協組織新聞宣傳管理部門、新聞媒體、醫療衛生領域、司法領域、新聞院校等各界專家對上述報導進行專題評議。評議結果顯示,絕大多數代表認為上述報導失實。

中國產經新聞

  201411月,中國產經新聞刊發題為《河北易縣領秀城“樓高高”違規 建築市場亂象頻出藏禍患》的報導。經查,該報導中的“惠東領秀城9號樓100多戶居民違規提前入住”等表述與事實不符。

《不得立法侵犯》

1964年的“蘇利文控《紐約時報》案”爭辯關乎美國第一修訂案。《紐約時報》中的政治廣告的內容失實,但沒有令《紐約時報》最終敗訴。
該案上訴至美國最高的聯邦法院,法院接納了羅伯慈大官在另一宗案件的判辭:「表意人偶爾會以渲染、中傷、甚至杜撰不實言論------但是,盱衡歷史---長遠觀之,這些自由正是民主政治公民思想的啟蒙。」
布瑞南大法官對“蘇利文控《紐約時報》案”的判辭結論是:「我們論斷本案時,應慮及我國所許下的一項意義深遠的承諾,亦即有關公共事務的辯論應該是百無禁忌、充滿活力、完全開放的;其中也應該包括對公職人員的激烈、尖銳、甚至令人不悅的批評、----------本案這則廣告所表達的是,人民對當前重大公共議題的申訴與抗議,理應受到憲法之保障。」
該案件還涉及與當前討論學苑事件的一些原則,聯邦法院認為言論自由只有在“即時的危險”或“明顯的惡意”時,才會受到制裁。

結語

《環球時報》2015-01-30社評,「求是網點名賀衛方是“信號”嗎?」有一段:「如今的“官媒”“官網”已與過去不同,未必都是官方的聲音,只有黨報的社論和評論員文章才有那樣的分量。很多“官媒”“官網”做了面向市場的自我改造,也開始重視“抓眼球”,發聲尺度尚無明確的新標準。」可見,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永遠如野草一樣,燒之不絕。

劉山青
30-1-2015